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中职阶段专业名称及代码:汽车运用与维修(082500)
2. 高职阶段专业名称及代码:财经商贸大类市场营销(630702)
二、入学要求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学制:五年(3+2)
(一)职业面向
序号 |
职业面向 |
就业岗位(群) |
1 |
汽车多功能店(4S店等) |
汽车营销岗位群、汽车售后服务岗位群等 |
2 |
汽车维修企业 |
维修业务接待岗、维修技术岗等 |
(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序号 |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
颁发单位 |
等级 |
备注 |
1 |
汽车维修工技术等级证书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中级 |
必考 |
2 |
机动车检测维修技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
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初级 |
选考 |
3 |
汽车驾驶证 |
公安局交警支队 |
C1 |
选考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服务市场的汽车营销、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核心职业岗位,同时也可拓展到汽车维修、汽车保险理赔等职业岗位,培养能够完成客户接待、汽车商品推荐、汽车交易、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维修业务开拓、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评估与交易等工作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善营销、会服务”特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 素质要求:
中职学习阶段 |
高职学习阶段 |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3.有必要的职业纪律、职业习惯和职业意识。 4.具有一定与人相处和沟通能力; 5.具有一线岗位与首岗适应能力; 6.具有热爱劳动的观念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8.具有良好的客户服务意识。 |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3.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素养。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 5.具有岗位适应与拓展、自学能力; 6.具有热爱劳动的观念,有从事艰苦工作的思想。 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较好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 8.具有良好的客户服务理念。 |
2. 知识要求:
中职学习阶段 |
高职学习阶段 |
1.掌握现代汽车构造与功用,了解汽车工作原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2.熟悉汽车营销的专业知识; 3.掌握现代汽车维修的工量具的使用知识; 4.掌握现代汽车的拆装与维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5.熟悉计算机与常用办公软件使用的基础知识; 6.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
|
1.掌握现代汽车工作原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汽车整车与配件销售的专业知识; 3.掌握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方面的专业知识; 4.熟悉汽车保险理赔的专业知识; 5.熟悉二手车评估鉴定与交易的专业知识; 6.熟悉现代汽车诊断、维修的仪器仪表的使用知识; 7.掌握现代汽车的性能评价、检测、诊断与维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8.具有一定的汽车专业英语知识。 |
3. 能力要求:
中职学习阶段 |
高职学习阶段 |
★1.汽车机械识图能力; ★2.汽车电路识读与检查能力; ★3.规范使用汽车常用工量具与仪器设备的能力; ★4.汽车正确拆装与调整能力; ★5.汽车规范维护能力; 6.描述现代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的能力; 7.一定的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8.对汽车消费与汽车服务岗位调查的能力; 9.计算机操作及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 10.借助工具书,能够阅读简单的专业英语资料。 |
★1.具有对现代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能力; ★2.具有对现代汽车的性能进行试验、检测、诊断、评价、维护与修理的能力; ★3.具有汽车整车与配件销售的能力; ★4.具有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的能力; 5.具有组织、协调、沟通与管理能力; 6.具有汽车保险代理、汽车保险事故定损与理赔的能力; 7.具有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的能力; 8.具有展示汽车服务礼仪的能力; 9.具有正确操作汽车售后服务软件的能力; 10.能够阅读国外现代汽车与维修检测仪器设备等技术资料。 |
注:带★的为核心技能。
(三)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工作岗位 |
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 |
对应课程 |
汽车 销售 顾问 |
汽车 展厅 销售 |
1-1会汽车展厅接待
1-2会客户需求分析
1-3会车辆介绍
1-4会试车服务 1-5会车辆报价协商
1-6会车辆签约成交
1-7会新车交付
1-8会售后跟踪
|
1-1 汽车营销技术 汽车营销原理 商务礼仪 1-2 客户关系管理 汽车营销技术 1-3 汽车营销技术 汽车构造与拆装 礼仪与沟通 汽车概论 1-4汽车营销技术 1-5客户关系管理 财务管理 1-6财务管理 礼仪与沟通 汽车营销技术 1-7汽车营销技术 客户关系管理 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 1-8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 客户关系管理 汽车营销技术 |
汽车 服务 顾问 |
汽车 维修 接待 |
2-1会车辆维修预约
2-2会车辆维修接待 2-3会车辆故障诊断、环车检查与维修估价 2-4会车辆派工与维修
2-5会修竣车辆检验
2-6会车辆维修费用结算
2-7会修竣车辆交车
2-8会电话回访
|
2-1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客户关系管理 2-2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2-3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
2-4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车身修复技术
2-5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2-6财务管理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2-7性能与检测技术
2-8客户关系管理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
机动车 定损员 |
机动车 保险定损 |
3-1会车辆保险案件受理
3-2会保险车辆查勘
3-3会保险车辆鉴定
3-4会保险车辆估损
3-5会车辆赔款理算
3-6会保险公估报告书写
3-7会保险车辆理赔结算
3-8会客户关系维护
|
3-1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
3-2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 二手车鉴定评估与交易 3-3二手车鉴定评估与交易
3-4二手车鉴定评估与交易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 汽车配件管理 3-5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 二手车鉴定评估与交易 3-6商务写作 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 3-7财务管理 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 3-8客户关系管理 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 |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在通过进行广泛深入的专业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与从事汽车服务、汽车销售与机动车保险等岗位的一线行业专家,以及从事中职与高职教学的名师与专家共同分析论证,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了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分析,并找出核心能力;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等步骤和方法,得到对应的专业课程,最终形成了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
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企业人才需求设计课程体系,与汽车服务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审定,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校内实训和顶岗实习的系统性,不断深化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构建基于汽车维修业务接待与汽车销售过程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1. 建立专业课程体系,规范专业教学。由企业技术人员和骨干教师共同参与,通过分析汽车营销与服务职业岗位、工作项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 合作开发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以骨干教师为课程负责人,吸纳企业技术专家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开发课程教学标准与教学设计,确定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编写教材及课件、实训指导书等材料,力争形成品牌,逐步推广。
3. 创建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强调学生在具有真实工作情境的实训室和企业中学习和实践,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等方式组织课程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就业为导向,从岗位职业分析入手,明确职业岗位的要求,校企合作重构、开发符合岗位需求的“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课程体系,明确职业岗位、人才规格要求,明确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形成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融合汽车维修工(中级)技术等级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实质性成果。
(二)课程设置
通过广泛的专业调研,并对本专业的主要岗位“汽车销售顾问”与“汽车服务顾问”所要求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进行分析、分解,以培养目标为中心,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前三年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与单项操作技能的训练,重视“职业意识与职业规范”的培养;后两年主要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与汽车综合技术的训练,既强调“汽车销售顾问”与“汽车服务顾问”岗位特定能力的培养,也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兼顾“岗位拓展与终身学习”等情况。
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与集中实践(单项能力强化实践)。其中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订单班课程。
1. 公共基础课程:
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音乐、体育、健康与安全教育、形势政策、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指导、和公共选修课等。
2.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汽车概论、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维修技能(钳工)、汽车构造与拆装(上、下)、汽车电气、汽车营销原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带★课程):市场营销概论、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汽车营销技术、汽车营销策划、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3. 专业拓展课程:
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现代汽车维护、礼仪与沟通、客户关系管理、经济学基础、新能源汽车技术、公共关系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推销技术、市场调查、商用车技术概论、汽车专业英语、二手车鉴定评估与交易、商务谈判、商务写作、汽车交通安全与节能技术、汽车运行材料、消费者行为分析等。
4. 集中实践(单项能力强化实践):
汽车消费调查实训、汽车维护岗位实训、汽车营销与服务岗位见习实训、汽车服务技能综合实训、汽车拆装实训、汽车维修考证强化训练、毕业综合实践等。
(三)核心课程描述
1.
中职阶段
课程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 |
汽车 概论 |
l 汽车产业概述,汽车发展简史,汽车总体结构、分类与性能、汽车新技术简介,汽车选购与上牌,汽车驾驶与考试,交通安全常识等、世界主要汽车工业集团(含车标知识)及等。 l 通过学习和实训,学生应能了解汽车百年史;会欣赏汽车运动、汽车外形与色彩;知道未来汽车发展趋势;了解汽车工业概况、国内外汽车品牌含义、汽车基础知识;能识别汽车类型、产品型号和代码;知道国家有关汽车使用的规定与环保政策;熟悉汽车的选购、上牌、驾驶与考试等知识。 |
l 国内外品牌汽车的识别; l 汽车类型、产品型号和代码(VIN)的识别。 |
汽车 机械 基础 |
l 主要教学内容 ·识图部分 图样的基础知识;几何作图和投影作图基础知识;常用零件画法与零件图识读;简单装配图识读;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公差配合的基础知识及标注方法。 ·机械基础部分 静力学基本概念;摩擦和刚体的定轴转动;汽车常用机构和机械传动;汽车常用联接件和常用轴系零件;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 ·汽车材料 汽车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汽车的燃料、润滑油、冷却液和制动液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轴承的类型、结构与代号。 l 教学要求 ·能看懂一般性的汽车零件图及看懂简单的装配图; ·汽车常用机械零部件的辨别;汽车常用连接件的选用与装配;较为简单的液压装置的维修; ·汽车常用燃料、润滑油、冷却液、制动液的选择。 |
l 一般性的汽车零件图的识读及看懂简单的装配图; l 汽车常用燃料、润滑油、冷却液、制动液的选择; l 汽车常用机构、机械传动和标准件的识别; l 汽车常用连接件的选用与装配; l 较为简单的液压装置的维修; l 汽车常用燃料、润滑油、冷却液、制动液的选择达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各专门化工种职业基本能力要求。 |
汽车 电工 电子 基础 |
l 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电磁感应原理,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直流电动机、发电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起动、调速、转向与制动的工作过程;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安全用电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半导体基础知识;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可控硅及其应用与测试;正弦交流电路基础知识;电路基本元件的名称与代号。常见电子元件的名称与代号。 l 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学生应能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电磁感应原理,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直流电动机、发电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半导体基础知识;电路基本元件的名称与代号。常见电子元件的名称与代号。 |
l 识读汽车电路图; l 万用表熟练使用(含汽车万用表); l 电容器、用电器阻值的检测; l 锡焊的基本技能; l 电子电工实验台的实验与操作; 小制作:整流滤波电路、转向灯闪光电路、继电器电路。 |
汽车 维修 技能(钳工) |
l 主要教学内容 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测量、划线、锯锉、錾切、钻孔、攻丝、刮削和装配的基础知识;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和设备的使用;螺纹的种类与代号;螺栓的紧固与拆卸。 l 教学要求 能对钳工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进行正确使用;正确选择扳手,熟练的进行螺栓的紧固与拆卸;初步具有进行测量、划线、锯锉、錾切、钻孔、攻丝等钳工操作的能力。 |
l 游标卡尺、千分尺的使用; l 六角螺母、錾子、锤子加工(选择一样); l 扳手的正确选择; 螺栓的紧固与拆卸。 |
市场 营销 概论 |
l 市场营销4P理论;市场调研;市场竞争战略等;掌握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构架,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相关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中的实际问题。 l 课程要求采用互动式、案例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在授课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
l
描述4P营销理论知识; l
熟悉市场调研的流程和相关技能; l
掌握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构架; l
能运用相关市场营销知识与理论简单分析营销实践中的案例。 |
汽车 构造 与拆 装 (上、下) |
l 汽车总体结构;发动机、底盘、电器系统;各机构、各系统构造、功用、组成;(含电控发动机的电子控制系统燃油喷射系统的功用、结构与原理); l 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基本具备汽车及总成拆卸、装配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使用专用工具(气动、电动、液压)、设备进技能;具有用电、防火、防化学(如蓄电池)、安全操作和劳动保护及环保常识。 |
l
发动机拆装;前后保险杠拆装;仪表板拆装;灯具拆装;座椅拆装;主要传感器拆装;发电机、起动机拆装;制动器拆装;离合器拆装;变速器拆装;转向器拆装;车轮拆装;挡风玻璃、摇窗机构拆装;油箱、备胎拆装。 l
装配顺序正确;符合装配技术规范;操作熟练工具运用合理。 |
2.
高职阶段
课程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 |
学习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掌握汽车不解体情况下的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使学生能对汽车的各种性能进行熟练描述,会正确使用各种检测诊断仪器,对汽车的各项性能进行规范的检测,并根据国家相应标准,判断汽车性能所处的状态。同时,能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分析与诊断,找出原因所在。 l 能描述汽车性能诊断参数的类型和含义; l 熟悉汽车性能检测各种仪器与设备的使用; l 能通过仪器诊断并判断车辆的动力性; l 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和设备进行汽车经济性能检测,并进行诊断与评价; l 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和设备进行汽车制动性能检测,并进行诊断与评价; l 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和设备进行汽车车速表检测,并进行诊断与评价; l 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和设备进行汽车操纵稳定性检测,并进行诊断与评价; l 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和设备进行汽车噪声、排放、灯光检测,并进行诊断与评价。 |
汽车营销技术 |
学习目标: 能根据汽车展厅销售流程要求,正确使用销售工具,合理运用销售技巧完成展厅整车销售工作,并达到顾客满意度高的要求;按企业规范流程做好汽车客户服务工作,具备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具备市场分析能力,能组织策划常见的汽车市场营销活动,具备一定的市场推广能力;具备汽车销售员的职业素养。具体包括以下细分目标。 l 理解市场及市场营销的定义 l 自信熟练的运用商务礼仪进行商务活动工作; l 能总结展厅销售的流程及相关技巧,能独立地完成汽车展厅销售工作,顾客满意度高; l 能正确判断营销活动的合法性; l 能组织并实施汽车市场调研; l 了解市场营销4P理论; l 能根据企业的资源及市场情况选择正确的促销方法; l 能正解回忆STP营销理论; l 能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简单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l 能参与组织实施小型的汽车市场活动。 |
汽车营销策划 |
学习目标: 建立汽车营销策划知识和技能体系,培养学生从企业战略、竞争战略、市场细分等角度进行汽车营销策划。 l 汽车营销产品策划; l 汽车营销品牌策划; l 汽车营销定价策划; l 汽车营销渠道策划; l 汽车营销促销策划; l 汽车营销公共关系策划; l 汽车营销电子商务策划等。 |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
学习目标: 能够完成汽车维修顾客接待、维修项目确定、维修任务分派、维修项目解释说明、顾客抱怨对应、顾客档案分类管理、维修信息回访等工作;能够承担各类完整的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工作任务。 l 理解汽车售后服务的内容; l 会运用电话礼仪与沟通规范; l 会运用汽车维修服务软件的使用; l 熟悉汽车维修合同的内容; l 会汽车维修价格结算的计算方法; l 会运用汽车维修价格结算常用票据; l 熟悉汽车保修原则与范围; l 能处理价格异议,应对客户抱怨; l 熟悉客户投诉的处理流程; l 能按规范操作预约流程; l 能完成接车流程操作,能完成交车流程操作; l 能进行服务跟踪。 |
七、教学进程与安排
注:(1)★—专业核心课程;*—中职省课改课程(5门);
(2)每周以32学时计算;每学分为16学时;
(3)学期统考课程(专业课程):
第1学期 |
第2学期 |
第3学期 |
第4学期 |
第5学期 |
汽车概论 |
汽车机械基础 |
市场营销概论 |
汽车构造与拆装(上、下) |
入学选拔(以汽车修理中级工考证内容作为选拔的考核课程内容) |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学校师资力量要过硬。教师队伍要学历高、专业强、业务精、业绩好、发展势头猛。专业教师要向“双师型”教师靠拢,要具备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技能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校本教材开发、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等。
(二)教学设施
学校生均仪器设备值10000元,每年要根据学校实际进行相应的增加和完善。学校专业实训设备应能满足日常教学所需,同时借助紧跟教学发展趋势,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虚拟实训室和录播教室。
校内实训基地能满足小班化教学,实训工位布置应向企业生产实际靠拢,实训工位设置应能满足整车实训要求。
学校还应与所在区域内的汽车相关生产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并以此为基础,探索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
(三)教学资源
学校的教学资源建设应真正服务于学校师生,同时体现“融合创新、简洁实用、多元模块、特色特用”的总体建设思路。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使用要遵循高效、实用的原则,同时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吸收、借鉴、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更要根据学校学生实际,灵活改善和应用各类教学方法。
(五)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考核工作,共同制订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六)质量管理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从各个方面严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遵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管理制度,严进严出,努力为社会和高校培养出优质的生源。
九、毕业条件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301.5学分,应具有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为“汽车修理工中级或汽车修理工高级技术等级证书”。其中:
中职阶段为189.5学分,并具有汽车修理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阶段为112学分,有条件可考取汽车修理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